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汽车新闻> 产业评论> 正文

福特汽车也终于退出澳大利亚舞台,澳汽车业或将全面进口

  【 汽车大世界 产业评论】2013年,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已经做好了决定,那就是在2016年的时候关闭在澳大利亚的两家工厂,停止在澳大利亚的生产。
  10月7日,Ford最后一辆Falcon型号汽车出厂,也标志着福特工厂在当天关闭了。



  一名在福特汽车厂工作了22年的老员工手举Ford旗帜
  在讲话中泪流满面...



  福特汽车进入澳大利亚已经有91年,和澳洲本地品牌霍顿以及日本的丰田、三菱并列为澳大利亚销量最好的汽车品牌。
为什么几大汽车厂商都要退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现状如何?
  大头翻了翻,但是没有找到澳洲汽车制作行业的成本构成,但是澳洲汽车制造成本偏高是公认的。澳洲劳工成本高和澳洲本地市场规模有限是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谈及市场规模,汽车制造是规模经济。澳洲人口仅有2000来万,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还没有出来,2012年汽车销量不足120万,不足中国大陆三个周的销量。而澳洲的汽车进口关税又极低--签了贸易协议的国家非豪华车零关税,未签贸易协议的国家非豪华车5%关税。澳元跟着过去10年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水涨船高,进口车在澳洲的竞争力非常高,进一步压缩了澳洲本土车的销量。120万辆车里有100多万是进口车;产量上不去,单位成本自然降不下来。
澳洲有四大汽车制造商:丰田,三菱,霍顿和福特。



  三菱在08年金融危机时就退出了澳洲,剩下三家里,福特主要面向澳洲本土市场,霍顿部分产品出口,丰田主要出口(7成)。12年澳洲本地总产量才22万,里面8万多被出口。澳洲的汽车出口集中在中东地区--但就算是中东的土豪们对澳洲车的需求也维持不住了。这对整个行业都是恶性循环:需求越低,成本越高;成本越高,需求越低。
  澳洲汽车制造业近十年来竞争力始终不行,能存活的唯一原因就是工党为了选票而进行的大比例补贴。


  比尔肖顿也是第一时间发布推特表示很忧伤
  当有一家制造商退出后,整个产业链的规模都会缩小,成本提高,带来多米诺效应。从三菱宣布退出,霍顿在南澳州工厂关闭,以及现在福特的退出,感觉接下来丰田的退出也是无可避免的了。不管他什么时候宣布决定,三家退出的安排都已经有条不紊开始进行了。
  看来,汽车行业从澳洲退出既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也是一件好事情。汽车工业在澳洲GDP里占比仅有0.4%,还不如统计误差大。澳洲政府单2012年就给汽车工业补贴了至少3.5亿澳元,如果排除掉出口车的话,每辆澳洲人开的澳洲车浪费澳洲纳税人至少3500澳元。而这些钱能救活澳洲汽车工业吗?如果摆多米诺骨牌的桌面不平,倒台是迟早的事。
  如果我大头是那个头上只剩下三个头发的秃子,与其吃这么昂贵的药方指望头发会晚一点儿掉,我还是自己拿起剃刀刮个秃瓢吧。
为什么几大汽车厂商都要退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现状如何?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