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我们或许还能记住这个日子,2010年12月23日,这对高速增长的中国车市来说的重要分水岭。这一天,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史上最严厉”的治堵方案,俗称“限购令”。
一石激起千层浪。
“北京限购,中国车市打颤”、“中国车市将结束野蛮增长”、“治堵将引发‘车震’”……各种说法层出不穷。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北京“限购令”一出,国内其他城市可能跟风仿效,这必将给中国车市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也有专家指出,危机即是转机,中国车市应以此为契机,开启2011理性购车元年。
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作为北京本土车企的北京现代及其4S经销店,坚持 “内涵式增长”发展模式、禀承服务优先的理念,已经率先走出了一条理性发展道路。近日,笔者来到一家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带的北京现代4S店,发现 “限购令”之后,该店依靠庞大的用户群和优秀的售后服务,仍然维持着良性高位运营,门庭若市,人流络绎不绝。
车市呼唤理性发展
事实上,每年近百万的新车上路早已让北京交通不堪重负。即使此次北京不实行“限购”,无限制的销量膨胀也会让车市最终陷入物极必反、销量急剧下滑的尴尬境地。而国内多个一线城市,如上海、广州也都面临着此种问题。可以说,中国车市由“高烧”进入“常温”发展已成必然之势。
市场的反应印证了这一观点。“限购令”出台不仅导致国内汽车股震荡,还波及了在全球范围内汽车巨头的股价,德国的大众、宝马和戴姆勒的股价领跌欧洲股市。其中,宝马在法兰克福证券市场的股价下跌了5.1%,为2010年7月以来最大降幅。法兰克福梅茨勒银行(Bankhaus Metzler)分析师皮珀(Juergen Pieper)表示:“也许北京限购政策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毫无疑问,该规定出台给汽车市场的未来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
国内车企迅速作出反应。据了解,上汽集团已经开始多方面布局:首先,调整2011年初的总产能,按照订单适量生产,以减少销量骤降引发的库存压力;其次,生产基地向二、三线城市进军。与上汽集团相仿,广汽集团也加紧了在二、三线城市的扩军。其中广汽菲亚特就将生产基地设在湖南长沙。把加工企业转到二线城市,不仅可以就近销售,减少运输成本,并且可以享受二线城市的一些招商优惠政策。据了解,国内其他多个车企也纷纷调整战略,计划在二三线城市设立生产基地,或着手重点开拓二三线城市市场。
而据多位业内人士预测,“限购令”的影响将不仅仅反映在企业市场布局上。中国车市的常态性发展,将使2011年国内车企和经销商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服务品质上。多年来,重销售轻服务的畸形格局将由此悄然扭转。
北京现代领跑“内涵式增长”
成大器者,必谋远。
2010年,国内众多企业仍在片面追求销售业绩之时,北京现代即已启动“内涵式增长管理创新年”计划。所谓“内涵式增长”,是以品质为导向的全方位品牌提升。即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提升品牌形象、增加文化的附加值,从而进一步实现品牌溢价。
事实上,转变之路从更早之前就已开始。
2008年,北京现代推出的 “5年10万公里”保修延长服务政策、“800”服务热线24小时恭候以及全面拓展特约售后服务网点的数量及覆盖面积,都是在“真心伴全程”服务品牌的指导下,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以消费者利益为中心的体现。
2009年,北京现代继续秉承“真心伴全程”理念,确定从 “以生产为中心”正式转向 “以客户为中心”,并将“全面提高客户满意度,有效提升品牌形象”作为2009年售后服务工作的核心目标。
2010年是北京现代销售业绩获得突飞猛进的一年。全年销售量突破70.3万辆,同比增幅超过20%。而相对于销量的大幅增长,其多元化的营销方式与品牌文化的提升则更让人眼前一亮。娱乐营销、体育营销、体验营销和文化营销,多元化营销方式齐头并进,在潜在受众中拓展品牌正面认知度,并在现有客户中不断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共同带动了北京现代品牌文化的战略提升。
如此巨大的成绩面前,北京现代却异常低调——2011年的销量目标仅定为72万辆。近日,北京现代副总经理熊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1年,我们会把精力放到品牌的提升和顾客满意度的提升方面,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等到2013年新厂建成之后,可以满足100万辆的市场需求,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销量对汽车厂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是顾客的回头率,顾客的忠诚度和顾客的满意度。”可见,北京现代矢志要将“内涵式增长”之道发扬光大。
长时间以来,业界已有人多次指出,随着国内车市的日益成熟,通过“价格战”片面追求销售业绩的发展模式不可持久。此次北京发布“限购令”或将成为打倒“野蛮式”增长的最后一根稻草。处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对于国内众多车企来讲,以客户为本,以服务为重,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北京现代“内涵式增长”道路无疑值得借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