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产业评论 > 正文

家庭用车首选 9款高人气紧凑车点评

  天天看新闻,天天都说汽车市场因为淡季的原因不断地销量放缓,但是我们却从各种销量统计、关注度统计方面看到的是紧凑型轿车的关注度不断的大幅度攀升,销量也在很稳定的攀升,这说明了什么?

  紧凑型备受关注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比较好的性价比,价格并非太高,但是却拥有了空间/动力/性能等等各种我们所期望的需求,不过那些让我们备受关注的紧凑型轿车真的就那么好么?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雪佛兰科鲁兹

  雪佛兰科鲁兹是笔者我比较喜欢的一款轿车,至少从外观和一些技术使用上来说如此,而它经过电影《变形金刚》中的大黄蜂和《越狱》主角米勒的代言,让其着实火了一把,虽然没有什么加价提车的现象产生,但是至少提车排队还是避免不了的,况且即使没有人给它代言,漂亮的外形也会吸引不少人的眼睛吧。

  科鲁兹在同级别轿车中也只能算是尺寸一般的车,不过1797mm的车体宽度以及2685mm的轴距相对来说还不会让人失望,至少从数据上看它还是比较大的,不过也仅仅如此,如果跟其同宗兄弟别克英朗比较的话,它要整整小上一圈。

  这次的雪佛兰科鲁兹正经跟大宇没啥太大关系了,虽然还有挂着大宇标志的科鲁兹,但是这次是雪佛兰标志换大宇标志了。而来自于通用Global Delta设计平台的科鲁兹集合了通用旗下不少优秀技术,而其中雪佛兰大肆宣扬的就是其BFI车架系统以及通用最新的DVVT双向智能正时可变气门控制系统正是其精华所在。

  记得编者的亲戚在试驾1.6L科鲁兹后,义无反顾不听销售顾问的劝解而选择了1.8L版的科鲁兹,而现在给我的使用感受是1.8L的科鲁兹的动力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好在雪佛兰已经知道科鲁兹肉的美名已经“名扬四海”,所以也即将推出小排量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只是大肆的宣传之后,这款来自英朗的1.6T发动机却迟迟不与世人见面,不知道这里面卖的是什么药呢?

  编者小结:

科鲁兹是一款不错的小车这无可厚非,只是像文中所提到的,我实在没有体会到来自WTCC和欧宝汽车的底盘调校,至少我知道欧宝还没有PSA的非独立悬挂的调校技术。而关于英朗的1.6T发动机要装配在科鲁兹上面的事情由来已久,虽然已经是确定的事情,但是迟迟的不上市也让人非常郁闷,而另一方面,其1.6T版本的定价也将是涡轮增压版科鲁兹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贵出太多了不如直接买1.4T高尔夫或者英朗了。

[page]

  终于熬出头 华晨中华骏捷

记得曾经我刚刚接触汽车的时候,自主品牌里面我最先了解的品牌就是华晨中华汽车,那时候还是被叫做“大中华”(现在的尊驰),因为价格便宜但是车型体积却非常大,所以成就了当时销售火爆的场景,但是好景不长,各种质量问题摆在了中华车主的面前,随后不短的一段时间里,中华很有一蹶不振的感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再看看现在处于良好状态的骏捷,虽然其竞争对手们也用各种办法对其打压,但是至少质量提升非常多的改款骏捷已经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虽然相对做工还是那么回事儿而已,不过骏捷作为尊驰的后继车型,终于让中华熬出来了。

  又要说到抄袭,虽然这两个字看着不是那么舒服,但是骏捷来自于宝马3系的外形设计,虽然不是宝马原汁原味,但是不得不说中华的设计师对于骏捷的外形设计很到位,保留下3系的一些小特点,同时会让这些小特点为自己所用。

  毕竟是以低廉价格高级配置为噱头的车,所以必然做工并不尽如人意,不过话说回来,骏捷目前在国产自主品牌轿车中的做工已经算是非常不错,至少只有在一些细节部分才会发现那些大大的缝隙。

  骏捷除了低价高配这个噱头以外,最让中国老百姓熟知的就是其车内的超大空间,虽然车体尺寸并不是很大,但是其内部的可使用空间甚至不输于一些个头比较大的合资品牌中型轿车。

  编辑点评:

骏捷是个不错的合资品牌,这点我们从其在国内自主品牌销量前十的表现就不难看出(骏捷车系全系车总销量),不过其安全系数问题同样是编辑我担忧的问题,记得几年前骏捷就曾经在欧洲接受过碰撞测试,不到两星的成绩一直是欧洲媒体的饭后笑料,而前一阵子的骏捷欧洲NCAP之行……希望这个老百姓很喜欢的中型轿车不仅仅漂亮便宜,安全系数一起能提升一下,也许竞争力也有可能PK下合资品牌了。

[page]

  中国式大气 上海大众朗逸

像朗逸一样的中国自主的合资车有不少,不过朗逸必然是这类车型中的成功者之一。我们从其销量就不难看出它的成功,我只能说“VW”的标志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毕竟上海汽车手中有着众多合资汽车品牌的技术,不用白不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朗逸好看么?这就要用那句名人名言: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来形容了,至少编辑我对它没有什么感觉。不过圆润稍显时代气息的外观还是赢得了不少大众汽车忠实用户的拥戴。

  朗逸的外形给我的感觉可以用雪茄外形来形容,至少看起来很大的车其实尺寸只能算是中等身材。不过这么长的车头,车内空间却不会太拥挤,可想而知它的悬挂设计是如何形式了,个人建议不要考虑极限驾驶。

  空间感一般,空间展示者与科鲁兹的展示者是一个人,不过如果你的身高高于180cm的话,你的头顶会蹭到朗逸的后排车顶棚,当然如果身子坐舒服了,在座椅上往下滑滑的话,除了腿难受点,头部的空间还是比较不错的。

  很反感如朗逸这样的桃木内饰设计,可能大众汽车的设计师真的认为我们中国人认为豪华或者大气就必须要用桃木内饰来衬托吧,连刚刚起步的纯自主品牌都已经抛弃的理念,在朗逸的车内还是很“囧”的看到了。

  朗逸的后备箱容积很大,只是其开口设计实在有些郁闷,比如当你需要抬起很沉重并且体积比较大的物体时候,那么朗逸的倒梯形的缩口设计可能会成为你的“拦路虎”。不过对于小个子MM来说,朗逸的尾箱盖设计不错,至少抬起高度并不高,但是如果你的个子比较高……小心碰头。
 
  TSI发动机的加入让朗逸有了充足的昂首挺胸的资本,只是16万以上的昂贵的价格以及独此一份的运动版设定……感觉朗逸的1.4T版本更像是一个提升车系形象的噱头而已,而它的1.6L发动机版本……除了购置税降低以及感觉上的“小排量省油”以外,动力系统没什么值得研究的……

  编辑点评:

一直没觉得朗逸到底哪儿好,好容易加上了TSI的小排量发动机,但是这款本应定位于老百姓的小车,其TSI版本却卖到了16万以上,不知道上海大众是如何考虑,也许真的仅仅是要将这款TSI版本车型当做车系的噱头和提升品牌形象的工具?其实怎么说都感觉朗逸的内饰设计并不人性化,也许是因为上海大众只有用别人制造平台造车的经验而没有自己设计的经验?

[page]

  韩式快餐时尚 现代悦动

之所以用韩国快餐式时尚来形容悦动,主要是因为韩国汽车都是那种极为时尚的车型设计,却没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老百姓新鲜劲儿过去以后就如同韩国的快餐或者那些时尚用品一样,快速的泯灭于时代大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我承认伊兰特悦动的外形确实不错,时尚动感,但是也仅仅如此了,它不像那些欧美系走时尚路线轿车一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至少你不会对韩国汽车印象深刻。

  悦动的尺寸大么?真的不算大,不过任何一个乘坐过伊兰特或者伊兰特悦动的人对其最大的印象就是空间大,甚至记得当年编辑我一度将伊兰特视为中型车,并不大的车身尺寸却有着极为宽大的内部乘坐空间,可想而知其骨架、悬挂的设计趋向如何了。

  空间展示者身高173cm左右,不过头部图片是坐直并将伸长脖子到极限后的照片,相信读者朋友都有乘坐伊兰特出租车的经历,所以只要你的身高不达到190cm的话,伊兰特车内的空间都能让你感觉满足。

  跃动的内饰设计主要以时尚为主,并辅助以家庭实用,虽然桃木的配饰依然感觉塑料感十足,但是颜色的搭配让它桃木俗套的感觉减弱不少,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眼镜盒设计,头顶前方的位置会更加方便行驶中放置眼镜,并且眼镜盒空间比较大,一般的大个墨镜放进去不会有任何阻碍。

  会被人误认为中型车的伊兰特约同却没有后排空调出风口,这点很让编辑我感到匪夷所思,是装傻还是为了降低成本?就连以空间小著称的福克斯都会配备后排空调出风口设计。

  悦动的γ发动机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其耐久性问题是大部分车主对于其发动机的抱怨源,也正是因为如此,返修率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伊兰特的用户,不信?问问你身边的伊兰特以及悦动的用户,尤其的哥的姐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编辑点评:

不得不承认现代汽车的γ系列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效果真的不错,辅以CVVT系统更是在理论上让其得到了“1.8L动力1.6L油耗”的美誉,当然,真的仅仅是理论而已。貌似至少7成以上的现代汽车车主对于自己的小车费油还是有很深刻的认识的。所以综上所述,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车空间大、动力强劲不妨考虑伊兰特悦动,但是强烈不推荐1.8L版,差这么多钱,但是在动力输出上的差距却这么小……

[page]

  上帝是公平的 一汽-大众速腾

一汽-大众速腾,埋头苦卖的车,很少看到它有什么大肆的宣扬,但是不少紧凑型轿车的消费者对其都非常感兴趣,一是来自一汽-大众的精细做工口碑,二就是目前速腾TSI+DSG的搭配,这也让它成为了目前国内国产紧凑型轿车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钻石王老五”。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速腾的外形继承了大众汽车的U型嘴脸,不过想必这样的外形也即将成为过去,毕竟所谓的7代捷达已经出炉。而目前的国产速腾在尺寸方面,它与同级别轿车相比完全不具备优势,尤其2578mm的车体长度以及前后比较长的车头与车尾,看着它就不像是一个空间很大的车。

  就像速腾的尺寸让我们想到的那样,其内部空间实在不够大,如笔者182cm的身高乘坐于内的话,头部完全没有任何舒适可言。我大概试了一下,如果身高超过170cm的话,速腾的后排就已经不能满足你的头部空间需要了。

  速腾空间小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但是在编者我看来,它最大的问题还是出自其动力系统上面。比如老掉牙的1.6L和2.0L发动机,自一汽-大众汽车正式出现在中国开始就已经使用,到了现在依然装配。而另一方面,虽然TSI的两款发动机动力强且相对油耗会比较低,但是更大的问题是其售后维修保养费用极高,试想一台不到15万的车,但是其售后费用却已经可以与几十万级别轿车(奥迪系列)的发动机正常保养费用(详请咨询当地大众/奥迪4S店)是如何感觉?

  1.6L的自然进气动力的速腾售价最低配为12.88万(厂家指导价),相对来说已经算是比较便宜的价格,就像老话说的,一分钱一分货,既然想少花钱却又想要面子,那么虽然1.6L/2.0L发动机比较老化,但是毕竟人家价格相对也比较便宜嘛。而涡轮增压发动机方面,毕竟先进的技术摆在这里,即便涡轮增压系统的寿命不够长,DSG双离合器变速箱的返修率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性能优越性,既然是冲着TSI+DSG来选择大众品牌,那么高昂的售后费用也就狠狠心跺跺脚吧。

  编者小结:

上帝是公平的,这是编者我总是喜欢说的,因为我很聪明……而对于大众也是如此,虽然你有了好的科技技术作为依凭,但是科技先进带来的就是科技的不成熟以及维修费用的高昂,而既然你想少花钱买同样的车,那么必然你所购买的车就要少些真正最核心的技术系统。

[page]

  革命尚未成功 比亚迪G3

比亚迪F3的成功让比亚迪汽车尝到了甜头,所以比亚迪在F3的平台上做出了被定义为比亚迪旗下高端紧凑型轿车的G3轿车。是否拥有更加高端性能的问题,这里编辑我不去做评价,因为F3平台所作出来的高端轿车想也可以想到必然是配置、外观上的变化而已罢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必然的是G3的外形依然来自于其它汽车品牌,这里也不过多评价外形,毕竟各有各要走的路,而外形是否显得高端……看你自己品味吧,至少编辑我觉得没比F3高端到哪儿去。

  比亚迪G3的车体尺寸与F3很相似,仅仅比F3大了一点而已,虽然尺寸上没有增加太多,但是2610mm的轴距依然是一个很可观的数据了。

  虽然尺寸略大,但是10mm的尺寸对于车内空间的提升来说并不太多,所以其内部空间直观感受上与比亚迪F3基本一致,只是后排头部空间感觉上略好于F3而已。

  其实这句话说出来很不舒服,“中国式”做工在这个所谓的高端紧凑车型中依然存在,难道真的是为了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其它一切不管不顾了?如果这样比亚迪啥时候才能得到认可呢?

  所谓的“中国式”做工,就是那些面子上的地方做工、样式都很不错,但是那些你不会注意到的地方嘛……就当没看到就好了……

  比亚迪G3所使用的1.5L发动机与F3所使用的1.5L发动机相同,在此基础上比亚迪为G3增加了一款1.8L发动机,但是其动力输出依然只能算是紧凑型轿车中的中游水平而已,毕竟一些合资品牌中1.6L自然进气发动机就可以达到如比亚迪1.8L发动机以上的输出动力了。

  编辑点评:

高端版本就应该有高端版的样子,虽然G3并没有使用乳桃木配饰一类的装饰,但是其做工真的还是有待提高,毕竟高端不仅仅只是配置上的提升而已,包括做工、性能等等都应该有所提升才配得起这高端二字。而下一个比亚迪的高端版车型L3也即将上市,编辑我估计……不出意外的话同样是外观改变、配置豪华仅此而已了。

[page]

  最土的销冠 比亚迪F3

比亚迪F3在紧凑型轿车中销量处于第一的位置,但是它的成功秘诀却是来自于其低廉的价格、相对高级的面儿上配置以及来自于其它汽车品牌的外形设计。记得曾经看一档法制节目的时候,某人用这款车换上丰田标志后进行行骗,还行骗成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比亚迪F3最大的成功秘诀就是因为在其上市时候正好在当时丰田热销车型花冠的销量巅峰时期,也正是因为其外形大部分都来源于此车,所以那些喜欢花冠却奈何腰包不够鼓的朋友转向了这款轿车,记得当时汽配城的丰田标志的销量非常不错……

  外形出处?车前来自于丰田花冠(非现款卡罗拉),车尾来自于老款的本田三厢飞度(不是思迪),当然都是经过了一些“艺术修改”之后得到的外形……

  比亚迪F3的车体尺寸在同级别轿车中只能算是中游水平,好在其2600mm的轴距还算是比较不错的数据,所以其在尺寸上并没有相差同级别轿车太多。

  比亚迪F3正是因为有了2600mm的轴距,所以其内部的乘坐空间感觉还是不错,但是其后排头部空间的优化实在不敢恭维,如果你的身高超过175cm的话,那么其后排的空间感受实在是很憋屈……

  内饰?要什么内饰!这么便宜的车内饰想当然不会让你满意,貌似绝大部分的自主品牌车型都会让其内部充斥着如F3一样塑料感十足的桃木配饰,难道真的如此才算是高档?仿皮质的方向盘……至少我感觉手感很一般。

  比亚迪F3的动力系统只能说是一般,不过如果仅仅是作为家用或者代步工具的话,那么比亚迪F3的发动机输出能力完全足够了。

  编辑点评:

确实给我感觉非常土,至少编辑我现在看到内饰使用塑料感十足的配饰的话,那么我第一反应就是想上去给它扣下来,真不是只有“桃木内饰”才能突显高档。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很看好比亚迪的DM款车型,如果国家真的可以补贴70000元的话,那么这款车的性价比不言而喻,只是这配套设施……看来还需要耐心等待……

[page]

  TSI与DSG的邂逅 大众高尔夫6

我不是非要夸高尔夫6,只是本文中的车型中,只有高尔夫6的涡轮增压版的售价低于15万元人民币,虽然科鲁兹也即将添加涡轮增压版,但是它能低于15万的可能性就好像2012年世界末日是真的概率一样。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高尔夫6的车身尺寸在两厢车里面算是一般人儿,不过相对于福克斯来说,高尔夫6的尺寸只能算作是小号,而这2578mm的轴距在同级别轿车中都算不上是大号,可以说高尔夫6的车体尺寸在同级别轿车中很难找到比它小的了。

  车小?没关系,至少让你坐在里面不会感觉太小,高尔夫6的内部空间的优化做的还是不错的,至少只要你的身高不太高的话,那么高尔夫6的车内还是可以满足你的需求的。

  虽然竖向空间以及横向空间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是高尔夫6也是托了汽车体外型的福,所以其内部头部空间很是宽裕,比如上图的空间展示者身高不到175cm,但是着头顶两拳的距离也是很可观了吧?

  虽然高尔夫6的车内空间总体来说并不是那么的大,但是它的内部细心的设计还是蛮多,比如后排空调出风口,虽然已经见怪不怪,不过同时加上弹出式水杯架的设计在同级别轿车中还是比较少见吧?也许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但是很温馨不是么?

  TSI发动机的应用让高尔夫6在其同级别轿车的竞争中稳胜一筹,再加上DSG双离合器变速箱,省油也成了它的噱头之一,但是高昂的售后维修保养费用是否是你可以接受的呢?

  编辑点评:

其实算起来不到15万就能购买一台1.4TSI+DSG的高尔夫6的话还是比较划算的,至少相对于上海大众的朗逸肯定如此,不过加价提车实在让编辑我有些爆粗口的想法,先不说是否值得,至少这也能算作是一种偷税漏税的表现吧?最主要的是……貌似一汽-大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虽然车不错,但是这是否会让大众汽车成为第二个加价王呢?毕竟本田汽车的名声在国内并不太好。
[page]

  最成功的合资跨界车 长安铃木SX4

天语是中国汽车消费者心目中第一款跨界车型,并且天语也是打开了中国跨界车市场的车型,同时它也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最大的跨界车(总销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拥有者SUV外形的紧凑型轿车,编者认为它的走俏更多的并不是因为其跨界车的特性,更多的是来自于其比较俊俏和个性的外形,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马路上看到的SX4更多的是女性同志们在驾驶着。

  说起来天语SX4的尺寸在同级别轿车中并不大,不过1755mm的车提宽度尺寸还是不错,而且因为相对更高的底盘高度和SUV的特性成就了它1605mm的车体高度。

  这种介于SUV与轿车之间的跨界车一般都会拥有一个SUV的空间特性,也就是车内的高度空间,一般的标准身高(180cm以内)的人坐进去都会感觉空间感很不错,尤其这个头部空间。

  继承日系车的传统?至少编者所知道的天语SX4的1.6L发动机的油耗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只是它给油真的不往前冲……比如编者的一个医用体检称无法称出体重的朋友所驾驶的SX4(1.6L),只要做上去一个成年人,起步就必须要狠给油……

  编辑点评:

可能是因为这款车的车主中女性太多,所以我对它真的是不感冒,不过话说回来,不到10万即可购入这样一台并不算小并且非常个性的合资品牌紧凑型轿车,跟人感觉性价比还是不错的,但是编者也建议,如果你的相对体重如果比较大的话,不妨考虑福克斯或者其它相对动力输出效果比较不错的车型……

  天天看新闻,天天都说汽车市场因为淡季的原因不断地销量放缓,但是我们却从各种销量统计、关注度统计方面看到的是紧凑型轿车的关注度不断的大幅度攀升,销量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