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族须注意汽车污染可致慢阻肺

  今天(14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慢阻肺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中“不动声色”的杀手。记者从医大总医院、三中心医院、肿瘤医院、胸科医院、天和医院和第三医院等多家医院获悉,最新临床调查表明,本市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呈现明显低龄化现象,患者最低年龄仅37岁。由于近年来私家车数量猛增,除尾气外,车内污染成最新致病因素,有车族成为慢阻肺的新生高危人群。

三中心医院呼吸科专家称,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本市慢阻肺发病率逐年上升,长期高强度接触汽车尾气和车内的空气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致病新因素。尾气中有上百种不同化合物,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长期接触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尾气,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由于病程长、初期症状不明显,所以被很多人忽略,没得到及时治疗,不知不觉病情逐渐恶化,肺功能下降,最终导致肺气肿,形成慢阻肺。

医大总医院呼吸科专家称,该院曾对3500多名慢阻肺患者做过调查统计,其中6成慢阻肺患者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患病,到了慢阻肺中晚期才来治疗,错失治疗时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慢阻肺发病高峰时段,而这段时间恰巧也是天津雾最多、汽车尾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很多人驾车有开窗通风的习惯,殊不知在堵塞路段换进来的是尾气并非新鲜空气。加之新车内饰等车内污染激增,也使得有车族的患病几率大大增加。

  今天(14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慢阻肺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中“不动声色”的杀手。记者从医大总医院、三中心医院、肿瘤医院、胸科医院、天和医院和第三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