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汽车新闻> 买车导购> 新车实拍> 正文

新劲之敌 对比凯美瑞240V和荣威750D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如果在排量2.5升左右、售价25-30万元的的商务车市场上选择,很多人都会先想到仍在加价疯卖的凯美瑞;而同时,新进入这个市场的新品牌同样受到关注,比如荣威就是迟到者,但是穿着民族品牌的外衣,多少会博得市场的眼光。

说到巧合,也在于机缘。都是新近亮相或上市的新车,一个是销售市场每月过万的强敌,一个是脱胎英伦的民族品牌的问路石,凯美瑞和荣威凑在一起算是不巧中的巧合。本来无缘试驾对比,但是机缘凑巧,所以直面的竞争再躲不过。

  荣威的亮相早是去年10月份的事儿,3月份借MG品牌发布之机,做了个“顺水人情”,同时宣布价格,一时宣传风流无两。而凯美瑞从去年6月开始销售,一直领跑上市中高级轿车,曾一度以15000台的月销售劲超雅阁和帕萨特,独秀一支,有价有市。

  这次对比试驾的:凯美瑞,240V导航版,售价26.98万元,是该车型里的顶级版本,目前凯美瑞售价从19.78万元到26.98万元(有2.0L排量车型);荣威750D,售价23.18万元,是该车型里的低配版本,还有大嘴版本的750E(24.38万)到750i(27.68万元)。

  虽然版本不同,但是仍然具有对比意义,因为排量相近,品牌定位相近,多少可以管中窥豹,有所比较,亦有所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凯美瑞外观

说到外形,凯美瑞虽然源于第六代佳美,但是高于佳美的造型,更显得张扬和饱满,前格栅的大V字造型更加锋利和凸显,组合前大灯尺寸也宽大,连雾灯都显得比荣威大了一号。相比而言,荣威的前脸造型比较内敛,水箱格栅边缘化的圆润处理,鹰眼造型前灯的内扣式设计,给人一种威慑感。

  荣威经典的雪茄车身和侧面的镀铬腰线,从车头横贯到尾灯,不过由于采取中国化改良,车尾部比英伦罗孚上翘了不少,迁就了中国人的审美。荣威发动机盖上的棱线和银色的后视镜,依然传承罗孚的经典,不过凯美瑞就商务和实用了许多,后视镜带了转向灯,为这一项赢了一分。同时,荣威四门边框和车门下缘,也都采用了镀铬条饰,而凯美瑞的侧面几乎看不到镀铬,荣威的侧面比凯美瑞活泼和时尚。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荣威750D外观

转到尾部,荣威的尾灯依然是内敛,尾灯、转向、倒车灯、刹车灯都集中在小的角落里,保留了英国车的拘谨风范;而凯美瑞尾灯直接包着后翼子板,延伸到牌号附近,这种造型在目前日韩车里很流行,比较受国人喜欢。后备箱也可以比一比,荣威432升,开口较小,不过后排座椅可以放倒,存放长条物件占优势;凯美瑞504升,比前者多了72升,但是后备箱整体开口较大,存放物品较容易,不过后排座椅不可以放倒——另外两者的后排座椅都有通向后备箱的开启窗。

  现在该提提整车尺寸了,凯美瑞长宽高4825/1820/1485毫米,荣威长宽高4865/1765/1422毫米,荣威虽然身量比凯美瑞长了40毫米,却矮了55毫米、窄了63毫米,整体看过去,荣威更显得瘦长,凯美瑞更显得高壮一些。而荣威轴距达到了C级车的范畴,2849毫米,比凯美瑞的2775多了76毫米,相当于一个手掌宽,而轴距全部反映到了后排乘坐上,荣威的后排腿部空间要好,但是受制于车高较矮,所以荣威的后排头顶空间不如凯美瑞。

内装:一个精益一个经济,凯美瑞的细致与荣威的内敛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说到凯美瑞的内饰,整体风格不是很突出,但是布局中正,中庸里不乏亮点:比如自发光的双环仪表,而且三维的效果很新颖;方向盘上的音响、蓝牙、巡航控制设计很到位;可以调节温度的双区域自动空调。

  荣威的内装虽然一改老罗孚的黑色真皮风格,但是依然保留了航海罗盘的表式造型(车速和转速仪表、空调出风口等),上深下浅中间加以木饰的风格属于典型的上汽造车理念展示,很符合国人的需求,把“车型定位为商务车”的改良做得非常到位。不过塑料件荣威明显使用过多,在很多不常摸到和不常见的地方(比如中控台的横通条、车门内侧下缘、内后视镜、中央扶手区下缘、车内顶灯控制区等),这些虽符合上海人的“精打细算”,不过些许细微之处,让荣威的“经济”做工输了不少分。刚才提到的凯美瑞虽然风格中庸,但是整体感觉做工要比荣威精致许多,包括很多缝隙的处理,丰田的“精益”显露端倪。

  不过按钮或者操作布局上,荣威和凯美瑞都存在按钮过于分散,影响驾驶的问题,比如太多,都需要分别到中控台、方向盘上、方向盘下、方向盘转向柱左下方、车门内侧中央、车门内侧下缘、档把前侧、档把后侧等多处,真不知初来乍到的商务人士要熟悉多久才能一一找清楚——而荣威的中控门锁和双闪更是放在了档把后方,更加分散注意力。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相比较,荣威的空调制冷相对稍差,我们坐到车内好一阵才感觉清爽,而且其采用手动调节,没有类似凯美瑞的温度显示,档位调节也较少。不过两者的后排都是充分照顾了乘客,都采用了后排出风口,而且可以选择关闭功能。

  说到商务化,就不得不说车子对于副驾和后排乘客的考虑:凯美瑞的后排右座椅,可以调节副驾驶座席的前后和椅背角度,副驾驶的座椅也采用8向电动可调;相比,荣威则没有以上两种设计,副驾只有简单的手调。做到凯美瑞的后排,感觉座椅较荣威柔软,包裹性要好一点,左右门侧也安置了烟灰缸,这个确实可以多加一分。

操控:一个数据好一个功率大,荣威赢了高速,凯美瑞却只输一项

首先要说的是两者的发动机,凯美瑞2.4升直列4缸机(很多人以为是V6,其实错了),荣威是2.5升V6的发动机,功率上比较,荣威经典的KV6的135千瓦的最大功率比凯美瑞的“老四缸”机胜出12千瓦,不过荣威属于“更加典型”的高转速发动机,最大功率点达到6500转/分。

在高速驾驶中,凯美瑞载着我们四个人,曾一路飙到200公里/时,胎噪在1200公里/时左右就变得很大,随之变大的风噪和轻软的底盘,多少让你失去的安稳驾驶的信心,我们决心不再超速,开始以140公里/时的速度巡航,一路听着凯美瑞的8喇叭音响,稳当且舒适。配合5速变速器,凯美瑞换档一直都很流畅,几乎感觉不到突然跳档的撞击,除非你大脚踩下油门,它才发生比较咆哮的声音。刹车也很轻盈,随点随有,和油门感觉类似。

相对而言,驾驶荣威,不论是方向盘的反馈力度,还是底盘给你的厚重感,荣威都要胜过凯美瑞的轻盈。何况类比宝马5系的Z型后悬很硬朗,让荣威弯道路感更清晰。高速我们曾载客3人飙近200公里/时,而此次荣威的表现,会让你多少想到德国车的身影,稳重的底盘,清晰的路感和指向。不过,荣威的油门踏板行程较长,如果不是狠踩油门,在中低速段几乎感觉不到没有什么加速感;荣威的刹车踏板给你的力度反馈也比较大,超过凯美瑞的ABS的回馈力,而且感觉刹车距离要长。这个猜测,在实测数据中得到了验证。

在100公里/时到0的制动距离测试中,凯美瑞是41.20米,荣威是44.20米,足足差了3米。而其他加速和制动测试中,凯美瑞只输给荣威50-70公里的中段加速,而在0-60、0-100、30-50的加速和60-0的制动测试中,荣威都纷纷落败。

综合比较,凯美瑞的商务气质更加强烈,而且实测数据显示,凯美瑞的性能比荣威要优秀,虽然贵了3.8万,但是估计还是有人会做出购买选择。荣威的外观传承了英伦经典造型,又做了中国化改良,虽然内装方面做工仍需提高,但是23.18万的价格,在同级车里仍占了极大优势,唯一的弱处就是荣威的品牌——亮相不到一年知之者仍不甚多。

如果在排量2.5升左右、售价25-30万元的的商务车市场上选择,很多人都会先想到仍在加价疯卖的凯美瑞;而同时,新进入这个市场的新品牌同样受到关注,比如荣威就是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