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级并不是奔驰家族中个头最小的车型,但它是带有三叉星的Sedan轿车中最小的。不过,个头小并不代表其基因中掺了任何水分。试驾过后,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读者,C级无论在外形设计,内饰做工还是在驾驶感受上都很“奔驰”,几乎所有“大奔”能给车主带来的尊贵感受这辆“小奔”都有。
梅赛德斯奔驰 C230
优点:难以抵挡的品牌魅力,舒适性上佳,做工精湛。
缺点:低速下方向盘较重,外形设计不够时尚,缺乏运动性。
价格(人民币):45.8万元
长期关注《名车志》的读者也许还会记得两年前我们的一篇封面故事,那是奔驰C200K对萨博93t。一辆机械增压,一辆涡轮增压,一个后驱,一个前驱,两辆车的性格特征非常鲜明。那是笔者与奔驰C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C级精湛的做工和沉稳的操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两年后,奔驰C级再一次走进了我们《名车志》编辑的视线,不过这次来的不仅有装配1.8升机械增压的C200K,还有搭载V6 2.5升发动机的C230。这样的动力配置无疑增加了C级的竞争实力,再加上三叉星特有的魅力,C级的销售应该不成问题。那次试驾的C200K其实还是老款的,在随后的改款中奔驰工程师对C的车灯和内饰进行了改动。新款C的前灯为现在流行的投射式大灯,而内饰方面除了用料和一些细节调整外,最大的改动是将四辐方向盘换为了更具动感的三辐设计。在新一代车型推出之前,奔驰应该不会对C级有什么变动了。
由于C 200K已经在上次的对比中出现过了,我们对它的兴趣远没有C230浓,因此在挑选试驾车的时候,我们毫不犹豫地钻进了C230里边。坐进车内才发现别的媒体同行正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呵呵,没办法只有一辆C230,为了让《名车志》读者能最先了解这辆新车的情况,我们也顾不上谦谦君子的风度了,先抢来再说,在这里也对其他同行说句:不好意思。
这次进口的C230装备了奔驰顶极的7G-Tronic7速自动变速箱。在4速变速箱大行其道的今天,不少高档品牌都在自己的重点产品上使用了多速自动变速箱,有5速的、有6速的,但只有奔驰开发出了7速自动变速箱,并以此笑傲江湖。在以往的试车中,我的同事中有不少人都接触过这台7G-Tronic,但对它的印象似乎都不十分深刻,到底是它的性能一般,还是奔驰的奢华和三叉星的光辉掩盖了它的表现呢?抱着对7G-Tronic无限的憧憬,我开始了半天的试驾活动。7速变速箱的齿比是相当致密的,换档过程非常柔顺。除非你大脚踩油门让发动机升至5000转以上换档时,才能感到轻微的换档冲击,否则很难察觉到7G-Tronic的工作。如果是稳踩油门加速,则只有通过观察转速表的频繁回落才能知道你开的是一部传统自动变速箱的车子,而不是一辆CVT车。可以说这台变速箱的平顺性是我试驾过同类车(CVT除外)中最好的。不过,这台变速箱却不是我最喜欢的那种类型,因为它太注重平顺性了,牺牲换档冲击所带来的加速感。而且其左减右加的手动换档模式也让我觉得不太习惯。
在这款C230出来之前,C级也有一款相同型号的车,那款C230与C200K使用的是同一台1.8升机械增压发动机,只不过在机械增压器的调校上略有不同,C230K的功率达到了189马力。新C230是该系列中用来替代C240的六缸车型,装备了一台V6发动机,排量从原来C240的2.6升降为了2.5升。但由于应用了DOHC和每缸4气门设计,新2.5升发动机在扭矩和功率上全面超过了老V6。新发动机的缸径为88毫米而冲程仅为68.4毫米,是典型的短冲程高转速发动机,拥有不错的运动潜力。试驾过程中感觉其4000转以上的力道非常足,中途加速表现出色。但中高转速的优势并不代表C230在低转速时就乏力,新2.5升发动机的最大扭矩在不到3000转就达到了,这让1.5吨重的C230拥有不错的起步加速性能。
有的车适合开快,比如法拉利,开它最舒服的时速应该是180公里/小时以上,否则有如飞机一样的发动机巨响和硬得让人头痛的悬架会让你后悔为什么要成为法拉利车主。那么奔驰C230的舒适时速是多少呢?开过之后,我仔细品味,认为从20公里/小时到它的极速238公里/小时都算是C230的舒适时速。奔驰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设计相当成熟,它对长短波路面的颠簸都能进行很好的过滤,行驶中传到C级座椅上的振动和颠簸在同级车中是最小的。而且,C级的悬架还装有防后坐和防俯冲装置,增加了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平稳程度,C级在各种速度下的乘坐舒适性都无需质疑。不仅舒适,这套悬架在操控上的表现也非常不错,尤其是在高速变线时非常扎实,没有飘忽不定的感觉,给驾驶者极大的信心。另外,C级的车身刚性也非常强,在高速过弯时能感到车身侧倾,但决不会有那种“打软”现象,整体感非常好。说到这里一定会有许多读者要问,为什么C级在20公里/小时以下会不舒服?其实,这个不舒服不是来自做工考究的真皮座椅,不是来自结构复杂的悬架,更不会是来自坚固的车身,它的根源是那个时髦的三幅方向盘。奔驰是最早在其轿车上使用随速助力转向机构的,但它的工作表现并不十分突出,高速时的确非常沉稳,安全感十足,但低速下的助力似乎有些不足,方向盘显得重了些,在车库挪车和停车时有些费力。
C级和E级已经进入中国多年了,但仍有许多人不能将它们准确的区分开,就连当天陪我们一起试驾的工程师都将不远处的一辆E级错当成了C级。但如果将两款车放在一起比较还是很容易就能找到许多不同的。除了车身尺寸的差异外,前隔栅、车灯、侧面轮廓和车尾造型等多个方面的设计均有不同。这就是奔驰设计师的高明之处,他们将大型豪华车的设计元素成功地移植到了C级这样的中级轿车中,并赋予它奔驰固有的高贵气质。
但事物都有两个方面,C级在继承了奔驰沉稳、内敛的豪华气度的同时,也显得有些老气和保守。同定位于年轻新锐的竞争对手相比,它的外形稍显沉闷了。虽然在配置上不会输给任何一个竞争对手,但是要让一个性格狂放的年轻人看第一眼就喜欢它还真有点难。当然三叉星独有的品牌魅力,再加上C230 45.8万和C200K 39.8万元的售价,对于竞争对手来说,还是具有不小的压力。
我的观点 韩涌 | In My Opinion
C级一出生就带着三叉星的星辉,这是质量与品质的保证,也是豪华和奢侈的象征。在这样的光辉下边,一般人常常被晃得失去了平常心,用仰视的目光审视它。但作为编辑,我们要从公正的角度出发,不能带有个人感情,更不能盲目崇拜。我们要向广大读者反映的是一辆车的全貌,不仅有优点也同样有其不足,因此在奔驰上“找毛病”就成了我们这次试驾的重点工作了。还好,奔驰经受住了我们挑剔的目光,除了一些小的不足外我们几位同事对C级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不管今后国产的是不是这一代奔驰C级,如何保持其优异的品质,都是北奔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
技术规格表
车型C200 KC230
售价 (人民币) 39.8万 45.8万
常规尺寸
整备质量 (kg)1430 1550
轴距 (mm)2715 2715
轮距 前/后 (mm)1505/1476 1505/1476
长/宽/高 (mm)4526/1728/1426 4526/1728/1426
后备厢容积 (L)455 455
发动机和变速箱
发动机型式 直列四缸 机械增压V6
发动机排量 (cc) 1796 2497
最大输出功率 (kW/rpm) 120/NA 150/NA
最大输出扭矩 (Nm/rpm) 240/NA 245/NA
油箱容积 (L) 70 70
变速箱型式 5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底盘和车身
驱动型式 后驱 后驱
制动系统 通风盘/盘式 通风盘/盘式
轮胎规格 205/55 R16 前:225/45 R17;后:245/40 R17
转向系统 齿轮齿条,带随速助力 齿轮齿条,带随速助力
悬架结构 (前/后)三连杆式独立悬架/多连杆式 独立悬架三连杆式 独立悬架/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最小转弯直径 (m) 10.76 10.76
主要装备
安全装备 前排双安全气囊,头部气囊及侧气帘,前排双安全气囊,头部气囊及侧气帘,
ABS+ESP+ASR,ABS+ESP+ASR,
前排座椅碰撞响应式颈部保护头枕前排座椅碰撞响应式颈部保护头枕, 带主动转向功能的复式氙气大灯
舒适功能装备驻车距离报警器 (PTS),驻车距离报警器 (PTS),雨量感应式雨刮器,
雨量感应式雨刮器,高级自动空调,
高级自动空调,带多功能按钮的真皮方向盘,
带多功能按钮的真皮方向盘,电加热式电动调节前排座椅,
电加热式电动调节前排座椅电动天窗,
带有橡胶丁的不锈钢踏板
性能数据和价格
0-100km/h加速 (s) 9.3 8.9
最高车速 (km/h) 230 238
百公里平均油耗 (L) 等速8.6 9.3-9.6
奔驰C级和它的死敌
——只有在梦中才能买到的汽车
有小孩的或是年纪比较小的读者应该都知道“乐高”,一个世界知名的拼装玩具品牌,它进入中国的时候笔者已经大了,从来没玩过,但偶去商场看到柜台上花花绿绿的“乐高”玩具时总会驻足一会儿,琢磨着能用这些塑料片拼出什么新鲜东西来。这次试驾奔驰C级之后有了一股玩“乐高”的冲动,想要按照自己的愿望打造一辆自己最喜欢的车。本人对处于世界汽车工业最顶端的德国汽车偏爱有加,因此在DIY汽车时,我会挑选德国货。奔驰、宝马和奥迪很自然的进入我的视线,而这三个品牌的入门产品C级、3系和A4的尺寸也比较适合我,这次“拼装”的部件就从这三款车中挑选。
外形上三家各有所长,特点鲜明。奔驰C级落落大方、中规中矩,适合作公务车,而奥迪A4的外形秉承了上代A4的圆润风格,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很讨年轻人喜欢,宝马3刀削似的轮廓棱角分明、动感充足,我认为最有形,因此我会选宝马3的车身。对后驱车的情有独钟让我在底盘的选择上简单化了,奥迪A4退出这轮竞争。而在奔驰和宝马的抉择中也没费太多心思,开过两车之后,我站到宝马一边。3辆德国车在内饰做工上都属于世界一流的,但强中自有强中手,经过一番仔细比较,奔驰的内饰成为了我的首选,因为不光它的做工好,在设计、人机工程学和操作手感方面都胜出一筹。在“芯”的选择上,我会挑奥迪的2.0TFSI,将涡轮增压和FSI缸内直喷技术相融合,让这台2.0升发动机成为了动力性与经济性兼顾的典范。虽然奔驰的7G-Tronic在自动变速箱领域内非常抢眼,让人渴求,但若抛开耐久性和维护保养等因素,我认为奥迪的CVT才是该级别中最好的变速箱,只有它才能将2.0TFSI的功力发挥到极至,而其换档平顺性和运动模式下kickdown的速度都是无人能敌的。
这就是我的梦中情车,但现实中是没有“乐高”牌汽车,消费者还无法做到完全的个性化购车,而只能在现有品牌中选择。还好,以上这三款车都已经或是将要国产,不同的消费者应该能够找到相对适合自己的车,沉稳大气的就买奔驰,爱运动的就买宝马,喜欢高科技的就选奥迪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