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汽车新闻> 产业评论> 正文

菲亚特危机:家族本位与社会化管理的冲突?

  近日,意大利菲亚特集团公布了上半年的利润状况,共赢利1200万英镑。然而,这个好消息并没有让菲亚特家族的成员露出欢颜,因为他们一直企盼好转的汽车公司,上半年又亏损了1.86亿英镑。

  这使菲亚特汽车公司前途未卜。

  短短两年之内,菲亚特汽车公司已换了5个CEO,任期最短的不足半年。CEO们与阿涅利家族之间的矛盾冲突,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菲亚特的故事,既是欧洲经济衰退的表现,也说明传统的家族本位与社会化管理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一位市场分析家如是说。

  家族选择与企业利益碰撞?

  今年5月份,菲亚特汽车公司董事长翁贝托.阿涅利突然去世。从那一刻开始,经营本就面临困境的菲亚特汽车公司,其高层就频频发生变动。菲亚特集团下属的法拉利公司总裁蒙泰泽莫洛刚刚出任集团董事长,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基奥就愤然宣布辞职。紧急之下,塞尔焦.马尔基翁内又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

  莫尔基奥的离开,使菲亚特再次布上阴云。因为他在公司推行的重组计划初见成效,公司正处于东山再起的关键时刻。 在莫尔基奥任期内,菲亚特已有明显起色,2002年,公司亏损39亿欧元,去年亏损减少到19亿欧元。菲亚特公司原来预计,今年能实现主营业务盈亏相抵,明年彻底摆脱亏损局面。

  在一些分析家看来,如果莫尔基奥能兼任董事长,对于菲亚特来说,倒未必是坏事一桩,尽管也存在对管理层牵制和监督不力的风险,但他正下大力应付集团105年历史上最大的财务危机,并起用了大批新人,有可能为菲亚特顺利实施扭亏计划,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然而,阿涅利家族根本没做这个打算。阿涅利去世后,公司董事会经过讨论,很快就任命了他的多年好友蒙泰泽莫洛为董事长。蒙泰泽莫洛30多年来一直在菲亚特工作,可以说是在菲亚特“长大的”,阿涅利家族也视蒙泰泽莫洛为家人,称其是“一位不姓阿涅利的小弟弟”。

  莫尔基奥在其声明中说,他辞职是因为“公司董事会所做出的决定导致情况发生了改变”。他说,自己同前任董事长阿涅利一起,领导公司重组,全心全意地辛勤工作,公司情况开始初步好转。但是阿涅利逝世后,公司却将他排除在外,所以感到很失望。

  意大利一家媒体分析说,目前,阿涅利家族还没有合适的继承人,选择蒙泰泽莫洛是为了帮助阿涅利家族继续控制菲亚特集团。

  CEO与家族管理者水火不容?

  “家族企业准备将权力从一代传给下一代之际,正是其最容易受伤之时。交接班进程管理一旦出现失误,往往会致使家族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这导致CEO(首席执行官)与家族的董事会之间很容易出现矛盾。”一位研究企业管理的专家说。

  据说,新CEO塞尔焦.马尔基翁内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慰投资者,表明自己会依然执行故去的董事长阿涅利的重组计划。但有分析家担心,在此后的3个月里,随着对菲亚特公司内幕的了解,他也会像几个“辞职”的前任一样开始打退堂鼓。

  阿涅利家族无意从菲亚特退出。在任命新董事长及CEO的同时,一位28岁的家族成员约翰.埃尔坎被任命为副董事长,翁贝托.阿涅利28岁的儿子安德里亚也进入董事会。阿涅利家族、管理层及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将继续决定着菲亚特的未来,

  尽管有舆论认为,菲亚特新任CEO与新任董事长是最佳搭档,但也有不少人说,目前的菲亚特积重难返,加上债权人的不满,CEO的主张恐难以顺利实施。

  “也不一定。当我们呼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时候,却经常忘了,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是非家族化,而是指公司的管理结构。商业精神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人士亮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他说,现代企业的成败兴衰,不在于是否是家族企业,而在于它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以及经营管理机制。“比如福特汽车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福特家族现占有公司40%的股权。但它历经百年沧桑,却保持了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然而,据一些人士分析,很难说福特公司跟菲亚特公司在管理上有相同之处。

  美国公司更看重企业管理的社会化机制。福布斯公司首席运营官蒂姆西.福布斯说过:“它是一种哲学,它相信市场、相信竞争。我们尽量反映这个宗旨,而不是家族的利益。”福特现任董事长比尔.福特也说,公司的经营和重要决策由CEO全权负责,他只协助管理公司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方向。

  而目前正处在生死存亡紧要关头的菲亚特,长期以来一直信奉家族的管理力量。尽管该公司把今年没有赢利的原因归于“罢工和研发投入太多”,但不可否认,管理和经营不善,仍是菲亚特汽车公司萎靡不振的重要原因。

  “如果汽车业现在有一个百年品牌消失,那肯定是菲亚特。”国外已有人下此断语。

  现代企业,要家族本位还是要社会化?

  同为汽车企业,为什么有的家族企业能长盛不衰,而有的却只能勉强维持甚至是昙花一现?是不是家族企业真的要被社会化所取代?

  “汽车产业的发展早已脱离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欧、美、日的汽车工业,基本经历了从家族起家向社会化完成的过渡,像奔驰、丰田都是如此。目前还活跃在舞台上的,只有福特和菲亚特的阿涅利等少数几个家族了。”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介绍说。

  他说,新一代的家族领袖作为思想开明的全球精英,越来越关注人的因素。他们的思想,就是努力把全球竞争、全球领导地位、全球效益和全球思考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与他们的价值体系合为一体。

  然而,有的经济界人士则跟他观点相左。他们认为,家族对企业的绝对控制非但无害,而且有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据西方一家机构的研究表明,欧洲家族企业的寿命和竞争力,都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美国《家族企业》提供的数据也显示,家族企业创造了美国78%的就业机会,雇用了劳动力市场上60%的就业者,创造了全美国GDP总值的一半。

  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大生产的汽车,是要延续百年家族神话,还是要全面走向社会化?无疑,菲亚特目前遇到的危机,使家族本位的公司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近日,意大利菲亚特集团公布了上半年的利润状况,共赢利1200万英镑。然而,这个好消息并没有让菲亚特家族的成员露出欢颜,因为他们一直企盼好转的汽车公司,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