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两年时间里,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晋升为有车一族,装饰豪华的“4S”店、“3S”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城市的街头,有关汽车的话题日益热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汽车工业非但没有像许多人担心的那样在国际汽车产业的冲击下全军覆没,反而是利用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资源,走出了一个漂亮的“大阳线”行情。
中国汽车产销进入快车道
入世后,中国汽车业遭遇突如其来的“井喷”。在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刚突破100万辆,到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已超过了320万辆,国际排名由2001年的第八位上升至全球第五位,与第四位仅差13万辆。而今年1~7月份,汽车产量达242.13万辆,同比增长34.5%,销售237.28万辆,同比增长30.9%,全年产销有望突破400万辆,可以说中国汽车发展的速度是越来越快。
轿车大举进入家庭
从2000年到2003年初,仅用3年多的时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就从500万辆增加到近1000万辆。
入世后,赛欧、派里奥、POLO、夏利2000“四小旦”打破“老三样”的垄断没多久,中华、爱丽舍、宝来、西耶那、索那塔、威驰、千里马等新车型便相继问世。而刚一跨进2003年,广州本田2.4新雅阁、上海通用君威两款新车率先推倒车市降价“多米诺”。其后,马自达6、奥迪A4、塞纳、中华2.0自动档、“东方之子”、三厢POLO、高尔夫、凯越、飞度等强劲入市。国内轿车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世界巨头和民族企业共同繁荣市场
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跟世界巨头的纷纷进驻大有关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世界汽车巨头加大了在中国的资金投放量和新技术的输入力度,合资领域覆盖了从轿车到轻、重、微、客的几乎全部产品。短短一两年间,一汽与丰田、东风与日产、南汽与菲亚特、北汽与现代、华晨与宝马、东风悦达与起亚、重庆长安与福特先后合资建厂,合资产品频频上市。
同时,为了抢占技术制高点,中华、哈飞、奇瑞、吉利等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开发之路的先行者。中国生产的汽车产品,包括轿车、MPV、发动机已经成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汽车服务配套市场开始起步
在汽车保有量急速增加的同时,汽车后市场也相应显示出极大的活力。近年来,汽车美容、精品、改装等行业逐渐成形,并以巨大的利润诱惑着不少民营资本加入,目前已开始出现一些大规模、集团化经营的汽车服务企业。
同时,汽车整车制造业的发展,使得我国汽配市场呈现巨大发展空间,汽车零部件工业逐渐成为中外汽车商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
评论